在中國西藏與尼泊爾邊境的吉隆口岸,修建于不同年代的3座大橋在“界河”東林藏布河上并排而立,不論是廢棄的木質(zhì)吊橋,損毀的鋼索橋,還是煥然一新的公路橋,因為地處熱索村,全都得名“熱索橋”。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風(fēng)格迥異的三代熱索橋,彼此相距不足50米,用一種獨特的存在見證著時代變遷。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圖為5月15日,重建中的熱索橋。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圖為5月,吉隆口岸附近的沖色村村民次旺羅布與他創(chuàng)辦的吉隆啤酒廠。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圖為5月15日,重建中的熱索橋。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圖為5月15日,吉隆口岸東林藏布河上殘存的第二代鋼索吊橋。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圖為5月15日,重建中的熱索橋。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