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16日電 為宣傳貫徹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進各國青年交流,講好國際社會攜手抗疫故事,中國日報社于4月16日晚以“云直播”形式主辦了主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世界·未來”的“新時代大講堂”。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的六位青少年發(fā)表英語演講,向全球觀眾講述他們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的經(jīng)歷,分享了自己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思考和體會。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五年級學生王梓一講述了家人抗疫的故事。他的許多家人住在武漢,平時通過“快樂家庭”微信群交流。疫情防控期間,他的七位家人成了志愿者,有的在社區(qū)服務,有的為患者和醫(yī)護人員提供幫助。王梓一的家庭只是武漢眾多家庭中的一個,大家都嚴格遵守隔離政策,為對抗病毒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隔離的時光見證著無數(shù)家庭的擔憂和關切,但也匯聚起團結的力量?!耙咔殡m然還沒有結束,但相信勝利就要來臨”,他希望大家的生活都能快些恢復正常,歡迎所有人“都能到武漢嘗嘗美味的熱干面,登上黃鶴樓,和親友們一起來幾張有趣的自拍”。
來自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的阿麗薩·托普奇(Alisa Topchiy)表示,世界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全球如今似乎陷入了無底的海洋,一片充滿不確定性和恐懼的海洋”。她對中國人民為抗擊疫情作出的努力十分贊賞,為中國取得的階段性成效感到高興,特別是中俄兩國守望相助,充分體現(xiàn)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并且表現(xiàn)出對國際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她對醫(yī)務人員、青年志愿者表達了敬意,醫(yī)生們不顧個人安危拯救他人生命,青年志愿者們?yōu)槔先怂腿ナ澄锖退幤?。她對人類最終能戰(zhàn)勝這次疫情充滿信心,因為幾千年來,人類面臨著諸多可怕的災難,但每次我們都成功了?!爸挥泄餐Γ拍苷业睫k法消滅病毒。我們必須直面恐懼、毫無畏懼,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戰(zhàn)斗”,阿麗薩說。
“我的城市病了,但我對她的愛不會變;我的第二故鄉(xiāng)病了,但我仍和她緊緊聯(lián)結在一起?!睂W習漢語多年、數(shù)次來華游歷學習的哈佛大學大一學生洪明偉(Max Horne)在演講中分享了他的中國情緣。疫情期間,他專門拍攝了“加油武漢、加油中國”主題短視頻來表達對中國抗疫工作的支持。他介紹說,哈佛大學師生在短短一兩個月內受疫情影響,生活狀態(tài)發(fā)生巨大變化;同時,哈佛師生在線上順利開課,在線下積極開展志愿活動。他表示,當我們團結一心的時候,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打倒我們,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戰(zhàn)役。他特別指出,盡管中美關系出現(xiàn)一些緊張態(tài)勢,但還是有許多美國民眾認為,要放眼全球,增進人文交流,深化雙邊合作。
雪飛洋是一名在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學習的中國學生,本科畢業(yè)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在英國疫情嚴峻的情況下,她選擇了留在倫敦。雖然遠在異國他鄉(xiāng),她和朋友們想方設法購買抗疫物資,向中國醫(yī)院捐贈口罩,這個過程讓她發(fā)現(xiàn)自己“從未感受到過如此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團結之情”。面對英國一些地方出現(xiàn)的針對亞洲背景人士的誹謗甚至霸凌,她和同學們勇敢地為打贏“反種族歧視”這場“戰(zhàn)爭”而努力?!捌缫暠炔《靖膳隆保齻冊谏缃幻襟w平臺建立了“中國人反對種族主義病毒”的賬號,組織游行,拍攝紀錄片,受到當?shù)卦S多民眾和亞裔的支持。她說,也許戰(zhàn)勝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一些時間,但無論這一天何時到來,人們都應當明白——“無論一個人的年齡、性別、種族、宗教、國籍如何,都應當被尊重”。
朱家毅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目前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學習,她分享了關于中國和美國對疫情不同的應對方式的體會。疫情暴發(fā)時,她剛到洛杉磯學習半年。她認識到,“隔離”有利于阻止病毒,但如果當?shù)厝藵M不在乎,那這種“自我犧牲”就沒有意義。隨著美國疫情日趨緊張,朱家毅選擇返回國內,并在集中隔離點觀察。其間,她見證了海關人員、隔離點工作人員、心理輔導師等抗疫一線工作者夜以繼日的辛勤工作。為了讓大家都能平安回家,他們卻不能回家,朱家毅深受感動。她結合電影《釜山行》的觀感和現(xiàn)實經(jīng)歷,思考了人類面對疫情可能作出的選擇?!懊總€人都是這個歷史篇章的書寫者,并有著自己的選擇:同情還是仇恨?理解還是偏見?攜手還是互斥?”朱家毅說,“只有選擇團結一致,人類才有機會戰(zhàn)勝病毒。”
熊子卿就讀于上海外國語大學,現(xiàn)在美國加州蒙特雷國際研究院交換學習。考慮到各方面因素,他選擇留在美國。令他感動的是,雖然離“家”很遠,但是“家”來到了他的身邊,使領館準備了防疫包,不斷發(fā)布防疫知識,始終關心著每一位留學生。他認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巨大挑戰(zhàn),僅僅靠“保持社交距離”是不夠的,保持距離不等于隔絕關愛,所謂的“封鎖”更不是全球化的終結,流行病不能隔離友誼、善意、思想碰撞和知識交流,社交網(wǎng)絡是連接你我的重要橋梁。熊子卿表示,在全球這個充滿“愛與和平”的大家庭中,我們彼此深深依賴;永遠不要忘記,只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戰(zhàn)勝困難,迎來勝利和繁榮。
中國日報社2018年初創(chuàng)辦“新時代大講堂”,充分利用自身國際化、全媒體、多語種、多平臺的優(yōu)勢,通過創(chuàng)新敘事演講的方式,打造新時代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的新平臺。每期活動均選取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話題,邀請中外意見領袖同臺交流,從國際視角出發(fā),回應世界對中國熱點問題和重大主張的關切,揭示中國故事背后的世界意義,為闡釋和傳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作出貢獻。
本期大講堂為青少年學生專場,邀請中外學生分享他們的抗疫故事,由西安利物浦大學、北京加拿大國際學校協(xié)辦。
此前,“新時代大講堂”已在北京、天津、杭州、澳門及美國、英國、南非等地成功舉辦十期,其中3月31日以“云直播”形式舉辦了主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命運與共”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