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唯一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滋養(yǎng)了和平、開放、包容的中華民族。未曾中斷的中華文明蘊藏著怎樣的密碼,中華民族的血液流淌著怎樣的精神,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彰顯著怎樣的文明根性?
中國民族報即日起特別推出“道中華”微信公眾號,道中華之美,美中華之道,和你一起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她是不折不扣的國寶。
她見證了絲綢之路上千年的民族交融。
她一出世便震驚天下,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
她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蜀錦護臂。
出世:新疆地區(qū)最早的“中國”二字
1995年10月,昆侖山下。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在新疆和田地區(qū)民豐縣尼雅遺址的一處漢代墓葬中,有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發(fā)現(xiàn)——
墓中其中一人的右臂上,綁著一塊色彩鮮艷的織錦,在織錦的彩色紋樣間,8個篆體漢字躍然而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是迄今為止新疆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中國”二字,誕生于漢代,距今兩千多年。
“中國”最初是一個地域概念,泛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qū)?,F(xiàn)在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明確記載“中國”二字的是西周初期的青銅器“何尊”銘文,銘文中有“宅茲中國”字樣,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qū)。從文字和詞語的字源語源上說,它是“中國”這個概念最早的稱謂。
“五星”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陰陽五行學說的體現(xiàn),“五星同聚”被認為是非常吉利的天象。專家認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主要表達了漢晉時期天象占星術和祈求強盛吉利的思想意識,這種祝福吉祥語詞在當時比較流行。
錦護臂:代表當時絲綢織造的頂級水平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質(zhì)地為蜀錦,而蜀錦素有“寸錦寸金”之稱,當時只有長安和成都才有能力生產(chǎn)。這件錦護臂代表著當時我國乃至世界上絲綢織造工藝的頂極水平,是不折不扣的名貴品。
先看顏色,這件錦護臂可謂色彩斑斕,用了漢錦中最高的“五套”檔次,即藍、綠、紅、黃、白五套彩色經(jīng)線與一套緯線相交,質(zhì)地厚實。五色配置講究,分別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對應,正是“五星”所體現(xiàn)的內(nèi)容。
再看圖案,紋樣美觀流暢,五色絲線不僅錯落有致地織出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8個漢字,以及星紋、云紋,還有孔雀、仙鶴、辟邪虎等祥禽瑞獸紋樣。書法文字與靈動圖案的和諧匹配,十分罕見。
如此頂級的絲織品何以出現(xiàn)在尼雅遺址?
尼雅遺址是漢晉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精絕國所在地,是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jīng)之地。西漢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區(qū)的密切往來。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對西域地區(qū)進行管轄,其中也包括精絕國。
漢晉時期,我國對外貿(mào)易的主要商品及贈送外國君主、使節(jié),賞賜國內(nèi)邊疆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首領的主要禮品都以絲綢為主?!拔逍浅鰱|方利中國”錦護臂被認為是由蜀錦匠人專門為漢朝皇家織造,最終卻出現(xiàn)在新疆地區(qū)的漢代墓葬中,表明古代精絕國和漢王朝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回響:盛世綻放芳華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和講述者。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今年的開年首場大展“何以中國”特展上,130多件“國寶重器”亮相,來自新疆博物館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蜀錦護臂是其中之一。它們向人們鮮活地呈示“中華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文明何以不朽”。
讓文物說話,就是讓歷史說話。2021年6月,舞劇《五星出東方》在北京首演引起熱烈反響,此后在全國巡演30余場。不久前,該劇榮獲第十七屆文華大獎,這是我國舞臺藝術政府最高獎。
舞劇《五星出東方》以“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為題材創(chuàng)作,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在舞臺上呈現(xiàn)出國寶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讓觀眾通過一部舞劇了解一段中國大地上民族交流融合的歷史。
正如專家所說,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不是一般的文物,這使得以此依托創(chuàng)作的舞劇《五星出東方》有了極高的題材辨識度。文藝作品借文物起舞,更通過解讀文物背后的重要歷史事件傳達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主題。
文物小檔案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蜀錦護臂,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整件護臂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以織錦為面料,邊上用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3條長約21厘米、寬1.5厘米的白色絹帶,其中3條殘斷。
來源 | 中國民族報
監(jiān)制 | 肖靜芳
統(tǒng)籌 | 王珍
編輯 | 叢蓉
制作 | 石建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