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剧情不卡,人妻无码喷潮上位,天天久久av每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在世遺之城泉州 續(xù)寫“海上絲綢之路”新故事

在世遺之城泉州 續(xù)寫“海上絲綢之路”新故事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01-31 13: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當27歲的意大利女孩茉莉(Yasmin Von Roon)第一次踏上泉州的土地時,她覺得自己兒時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

童年時期,奶奶常給她讀《馬可·波羅游記》,書中將泉州描繪為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市場上有堆積如山的香料、寶石、名貴木材、金銀飾品等,即便地中海地區(qū)的香料中心亞歷山大港,其香料貿易量尚不及泉州港的十分之一。”馬可·波羅如是寫。

“什么樣的地方能有這么輝煌的歷史?”茉莉對泉州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為此,她很早就開始了解中國文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看看這片神奇的土地。

作為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福建泉州見證了千年來多種文明包容互鑒的恒久力量,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內涵。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也續(xù)寫著海上絲綢之路在當下的新故事。

“泉州連接著中國與世界,承載了人類古典航海的歷史記憶。”山東大學教授姜波長期從事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研究工作,在他看來,泉州的獨特性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它代表了古典時代東方的航海傳統(tǒng),揭示了中華文明“向海而生”的一面,還是體現(xiàn)古代文明之間交流與對話的重要遺產地。

“泉州之于海上絲綢之路,猶如敦煌之于陸上絲綢之路,敘述著人類美好交往的歷史。”姜波說,這座被刺桐樹掩映的城市,曾接納了來自東南亞、波斯、阿拉伯、印度、錫蘭乃至地中海地區(qū)的使者、商販,不同膚色、信仰和語言的族群,在泉州城內和諧共處。

泉州人的血液里流淌著航海的基因,也在新時代書寫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篇章。祖籍泉州晉江的印尼華僑許金聰曾在1979年“下海”經商,他賣過菜,開過小工廠,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家民營的印染工廠,但創(chuàng)業(yè)艱難,不久就倒閉了。后來,許金聰又兩度“下南洋”,創(chuàng)辦了宇宙集團,發(fā)起印尼晉江同鄉(xiāng)會。

“不懼風浪的海洋文化是我們閩南人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許金聰說,“失業(yè)不可失志,失財不可失德。我們始終記得,只要信念有,敢拼定會贏。”

在30年的時間里,許金聰曾走過海上絲綢之路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創(chuàng)作出《閩商下南洋》系列小說。他還遇到很多年輕的華人,“我問他們是哪里人,他們都說‘我們是中國人,福建人,閩南人’。他們已經幾代人沒有回過中國,可還記得自己來自哪個村哪個巷。”許金聰說,在菲律賓、印尼的許多地區(qū),還過著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保留著濃厚的泉州文化傳統(tǒng),福建話是人群中更通用的語言,“海外華僑,根在中國”。

“泉州和海上絲綢之路,鋪就了古代以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在今天還具有特別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姜波說,“我們應該弘揚閩南人這種向海而生、梯航萬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精神世界,保持開放,保持一種包容和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外部世界。”

7個月前,茉莉來到中國,成為浙江大學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專業(yè)的碩士生。

從黑龍江漠河到海南三亞,茉莉已打卡中國20多個省份。在她心中,泉州始終有著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國第一個歡迎我的城市,泉州人都很熱情友好,他們的包容讓我覺得賓至如歸。”

作為一名自媒體視頻博主,茉莉常在Instagram和TikTok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分享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去重慶時,她發(fā)布了一條“外國人在重慶”的TikTok短視頻,短短幾天就獲得了2000多萬人次播放量。

小時候,茉莉只能通過電視新聞了解中國。真正來到中國后,卻發(fā)現(xiàn)它遠不止新聞中描述的那樣。“所以我拍攝短視頻,想給大家展示中國真正的樣子。讓不曾到過中國的海外友人也能欣賞中國大好河山,感受中國人的善良、熱情。”

除了吸引外國友人進來,泉州也作了很多新探索,讓這座世遺之城承載的厚重文化走出國門,擴大海上絲綢之路的“國際朋友圈”。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國內首個海事博物館,也是首個反映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博物館(以下簡稱“海交館”)。隨著泉州申遺成功,海交館作為文化地標,成為人們全面了解世遺之城的重要“打卡點”。

館長丁毓玲說,海交館會不定期在海外舉辦展覽,講述泉州航海貿易開拓海洋的故事。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2018年,海交館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法國巴黎組織了以“10-14世紀阿拉伯僑民在中國”為主題的展覽,名為《遠方的故鄉(xiāng)》,當?shù)卦S多阿拉伯人觀看后都大受感動。

“他們都表示,沒想到在那么早的時候,就有這么多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持續(xù)不斷地來到中國泉州。正是泉州寬松包容、兼容并蓄的良好環(huán)境,讓他們祖先留下的文物得到很好的保護,一直傳承到今天。”丁毓玲說,“這也是我們做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工作非常有價值的地方,能體現(xiàn)我們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對外來文化的包容,也是我們傳承海上絲綢之路精神的體現(xiàn)。”

在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主翻譯曾國恒看來,千年前,泉州已是“漲海聲中萬國商”,在當下,續(xù)寫海上絲綢之路新章、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更成為一件“人人可參與”的事情。“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可以用使命感來要求自己,把自己當作代表中國的使者,成為一張行走的對外交流‘名片’。”

“正如幾個世紀前馬可·波羅在我們的文化之間架起了橋梁一樣,我也對未來意大利和中國之間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充滿希望。”茉莉說,“希望我們共同的歷史成為持久合作的基礎,讓這一友好關系跨越時空,架起理解、友誼和共創(chuàng)的橋梁,讓海上絲綢之路繼續(xù)成為我們未來團結和繁榮的象征。”

【責任編輯:高琳琳】
中國日報網(wǎng)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wǎng):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wǎng)簽署內容授權協(xié)議的網(wǎng)站外,其他任何網(wǎng)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lián)系;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lián)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wǎng)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wǎng)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wǎng)(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wǎng)事先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wǎng)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
C財經客戶端 掃碼下載
Chinadaily-cn 中文網(wǎng)微信
  • <tfoot id="qq0qq"><noscript id="qq0qq"></noscript></tfoot>
    <nav id="qq0qq"><sup id="qq0qq"></sup></nav>
    
    
  • <blockquote id="qq0qq"><strong id="qq0qq"></strong></blockquote>
    <noscript id="qq0qq"><dd id="qq0qq"></dd></noscript>
    <sup id="qq0qq"></sup>
    <noscript id="qq0qq"><dd id="qq0qq"></dd></noscript>
  • <small id="qq0qq"></small>
  • <sup id="qq0qq"><code id="qq0qq"></code></sup>